近年来,桂林市大力实施“保护漓江,发展临桂,再造一个新桂林”发展战略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,走出了一条切合桂林实际、在发展中加强保护、在保护中加快发展的道路。
刘君指出,“保护漓江”是这一战略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“发展临桂”是具体举措,“再造一个新桂林”是目标。桂林城市的发展,必须跳出依附漓江发展的思维定势,开辟城市向西发展新路,大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(临桂新区)、苏桥产业新城建设和老城疏解提升,拓展城市发展空间,提升城市品味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努力让城市靓起来,企业强起来,市民雅起来,百姓富起来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桂林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、财政收入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一番以上。2011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、全部工业总产值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等6项经济指标超过千亿元,2012年,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增速位于全区前列。
桂林世界旅游城(临桂新区)建设从无到有,现已进入全面提速建设阶段。创业大厦、“一院两馆”、桂林日报传媒中心、建设大厦等一批基础性、标志性建筑实现封顶,核心区“五纵三横三环”路网和湖塘水系框架基本成型,临苏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,新区形象初步彰显,产业集聚初具规模。老城疏解提升步伐加快,“三桥十路”、“1212”工程和“两江四湖”二期工程加快推进,城市环境明显改善。城乡风貌改造特色凸显,各县县城和重点城镇建设改造步伐加快,特色鲜明的桂林城镇群初步形成。
在发展经济的同时,桂林在科学保护漓江方面成效明显。《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》已于2012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,科学保护漓江步入了法制化轨道。全面启动实施漓江源头水源林保护工程、两岸绿化美化工程、两岸及水域环境保护工程、两岸富民惠民工程、水域管理工程和景区旅游产品策划工程“六大工程”,开工建设了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,力争年内实现小溶江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竣工,坚持环境倒逼机制保护漓江,确保了漓江绿水常青。
“努力打造具有桂林特色、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,发挥旅游业在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,加快实现旅游富民强市。”刘君说,2013年,桂林将以全面贯彻实施《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**纲要》为总抓手,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,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,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,突出抓好旅游产业发展,积极探索景观、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。
如何富民强市?刘君在采访中介绍,桂林首先要大力实施“品质旅游”战略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,推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,拓展旅游产业功能,加快打造消费层次丰富、产品体系完整、服务水平**、产品线路完善、市场秩序规范、满足多样化现代消费需求的旅游精品和旅游品牌,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。
其次,大力开发旅游产品。加快整合旅游资源,重点建设八大系列(山水观光、休闲度假、历史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红色旅游、生态乡村旅游、户外运动旅游、浪漫婚典旅游)旅游产品,推进“六个一批”(一批旅游精品、一批旅游新产品、一批旅游服务基地、一批特色旅游小镇、一批休闲养生度假基地、一批重点旅游基础设施)重点工程建设,促进市县旅游一体化发展。
“此外,桂林还要积极开发旅游市场。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完善旅游营销体系,抓好旅游市场主体建设,加强旅游区域合作,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。”刘君说。
第五届地产人节“住朋奖”颁奖盛典12月12日隆重举行
推荐阅读——
荣和集团7.98亿元拿下桂林中隐路两地块
桂林房协2012年会暨“广西地产金砖奖”颁奖盛典圆满举行
桂林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****
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通过自治区特色名镇验收